如果要用一個形容詞來描述現代人,「機不離手」 這四個字就最適合不過了。現代人長時間使用手提電話或平板電腦,生活上基本上離不開這些電子產品。
有近期的研究指出,16至64歲的香港人每日平均上網達6小時46分鐘,使用電話的時長則高達3小時31分鐘。 智能電話雖然能夠為生活帶來便利,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但過度使用的話就可能會引致手腕筋腱勞損,而「媽媽手」就是一個常見的例子。
有不少人以為媽媽手只會在媽媽身上發生,但事實上,男女都有機會受到媽媽手的困擾。
在這篇文章中,阿晨除了為大家講解一下媽媽手多久會好起來外,也會分享一些物理治療師常用的方法來治療媽媽手,大家如果想了解多一些的話就繼續看下去吧!
快速導覽
媽媽手到底是什麼?
媽媽手,在醫學上又被稱為狹窄性肌腱鞘炎(De Quervain Tenosynovitis),是一種因拇指筋腱過度勞損而引致的痛症。
在過往,社會一直主張「男主外,女主內」,意思是男士主要出外工作賺錢,而女士一般都要留在家中照顧家庭。家中的婦女需要長時間抱着嬰孩,所以經常使用到大拇指和手腕的肌肉。久而久之,大拇指的筋腱會因過度使用而導致發炎。
除了媽媽手外,腕管綜合症、三角纖維軟骨受傷 (TFCC injury) 都是常見的手腕痛症問題。不過,這幾種手腕痛所影響的位置都是不同的。
以媽媽手為例,患者的手腕外側、近大拇指範圍會出現痛楚,而三角纖維軟骨受傷的患者通常會在手腕內側感到痛楚。
延伸閱讀:
導致媽媽手的主要原因是甚麼?
在認識媽媽手的成因前,大家可以先了解一下媽媽手究竟會影響哪幾條筋腱。
在手腕的外側有三條筋腱,分別為大拇指的外展拇長肌(Abductor Pollicis Longus)、拇短肌 (Extensor Pollicis Brevis) 和拇長肌 (Extensor Pollicis Longus)。媽媽手最受影響的就是拇短肌和外展拇長肌這兩條筋腱了。
如果手腕長時間的進行重複性的動作,如過度使用電話、扭毛巾、打電腦等等,都會令上述兩條筋腱容易出現勞損,甚至發炎。家庭主婦、上班族、電競選手等等都可以說是較為高危的人士。
延伸閱讀:經常駝著背玩電話? 你有可能患上了「上交叉綜合症」!
媽媽手患者有哪些症狀?
在 2020 年,The Journal of Hand Surgery 發表的研究中提到,長時間使用電話會增加患有媽媽手的機會,而且當中大部分的患者都是女性。
在急性期,拇指範圍出現紅腫熱痛、活動範圍受到限制 (早上起床時更為嚴重),都是媽媽手常見的症狀。此外,媽媽手患者在進行手腕扭轉或拇指屈曲等動作時,都會令痛楚加劇。在一些較為嚴重的個案上,拇指的痛楚更有機會伸延到前臂位置。
急性期過了後,雖然紅腫的情況都已經消退,但痛楚仍然有機會存在。有些患者的病情甚至一直反反覆覆、未能痊癒。
一招小測試,判斷自己是否患上媽媽手!
如果你的大拇指筋腱已經出現痛楚,而且拇指的幅度經常受到限制,可以做以下這個測試來判斷自己是否患上媽媽手 – 握拳尺偏試驗。 物理治療師也經常會用這個測試來判斷求診人士是否患上媽媽手。
在進行握拳尺偏測試時,你需要將拇指彎曲到手掌中,用其他手指環繞住拇指,並輕輕向下方彎曲手腕。這個動作會拉伸到拇短肌和外展拇長肌這兩條筋腱。
在正常情況下,你只會在拇指筋腱位置感到輕微拉扯。但是,如果患者在大拇指範圍感到疼痛,這可能表示你已經患有媽媽手了,建議各位盡快尋求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的協助!
物理治療師會為媽媽手患者提供哪些治療?
大多數媽媽手患者可以通過一些非手術的治療方法來緩解媽媽手的症狀,例如休息、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物(NSAIDs)以減輕痛楚。有部分患者會選擇使用單次類固醇注射,當中有一半患者表示症狀有明顯改善。
除了醫生以外,物理治療師在治療媽媽手上也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對於急性媽媽手患者而言,物理治療師會使用超聲波、冰敷舒緩患處的炎症。
此外,我們也建議媽媽手患者在這段時間多點休息,盡量避免做一些重複的手部動作,這樣就能夠加快患處的復原。當媽媽手患者患處紅腫情況消退後,我們亦會使用針灸來放鬆患者拇指和手腕的肌肉。
媽媽手患者的手腕和拇指關節也較為繃緊,如carpal-metacarpal joint,inter-carpal joints 和radio-carpal joint 等等。物理治療師會使用一些手法治療 (joint mobilization/manipulation) 改善患者手指關節繃緊的情況。
當然,運動復康絕對是物理治療中重要的一環! 其實媽媽手患者也適合做一些手腕肌肉的強化運動,當中以離心收縮運動 (eccentric contraction strengthening) 對媽媽手的患者較有效。
有一篇 2018年的研究指出,離心收縮運動能夠有效減輕媽媽手的痛楚,同時也能夠改善手部的功能。
以下這條影片是文獻中提到的手腕離心收縮運動 Eccentric hammer curl,各位媽媽手患者也可以參考一下。
讀者常見問題
常見問題(1): 媽媽手要治療多久才會好?
大部分媽媽手患者如果經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復康治療,一般能夠在兩至三個月內漸漸康復,所以各位都不用過於擔心。
延伸閱讀: 冰敷? 還是熱敷? 受傷過後的抉擇
常見問題(2): 如何能夠有效預防媽媽手?
相信大家都聽過「預防勝於治療」這句說話,其實「預防」對比起「治療」的方法更為重要。
譬如說,大家應該盡量避免長時間重複性手部動作,特別是彎曲手腕或屈曲手指的動作。在進行長時間的手部運動後,各位也應該進行適當的休息,放鬆手部肌肉。
延伸閱讀: 辦公室人體工學 (OFFICE ERGONOMICS) –想改善姿勢的你一定要學懂!
常見問題(3): 媽媽手使用運動貼布有用嗎?
運動貼布是不是媽媽手的救星? 運動貼布是否能夠有效減輕媽媽手的症狀? 大家不妨先了解一下運動貼布的原理吧。
其實運動貼布 (KT tape) 的貼布張力可以減輕肌肉緊張和為軟弱的肌肉組織提供支撐,從而達致減輕疼痛、腫脹和促進運動表現等效果。
根據我們的臨床經驗,運動貼布的確能夠減輕媽媽手的症狀,並且能改善拇指的活動幅度。不過,大家要留意,有部分人可能對運動貼布的材料過敏,如果使用後發覺患處出現痕癢,就應該要馬上把它脫下來。
如果你發覺運動貼布真的不適合自己使用,也無須勉強。你可以考慮佩戴護腕,因為它也具備保護手腕和拇指關節的作用。
常見問題(4): 媽媽手做針灸治療有效嗎?
其實針灸治療在媽媽手患者身上也是挺有效的,例如在合谷、列缺、外關等穴位施針,一般進行六至八次治療都會見到明顯的好轉。
延伸閱讀:
不要繼續忍受「落枕」的折磨!物理治療師教你五招自救方法,讓你重拾頸部健康!
小結
如果你每天都要花很多時間使用電話,阿晨真的希望這篇文章後能夠對你有所啟發和幫助!
在這篇文章中,阿晨跟大家分享了媽媽手的常見成因、症狀和治療的方法。如果大家也希望自己能夠保持手部健康,就謹記要多點讓手腕休息,切忌過度操勞了。
大家如果喜歡阿晨這篇文章,就記得要讚好及分享這篇文章給你身邊的人囉!如果你對這次的分享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歡迎在下方留言或者私訊向我查詢。謝謝各位!
參考文獻:
Morgan, S. D., Sivakumar, B. S., An, V. G., Sevao, J., & Graham, D. J. (2020). A review of De Quervain’s stenosing tenovaginitis in the context of smartphone use. The Journal of Hand Surgery (Asian-Pacific Volume), 25(02), 133-136.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312208/ )
Rabin, A., Israeli, T., & Kozol, Z. (2015). Physiotherapy Management of People Diagnosed with de Quervain’s Disease: A Case Series. Physiotherapy Canada, 67(3), 263-267.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839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