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小曦在上一次的分享裡跟大家介紹了哪幾條人體的四大手臂筋膜線呢?沒錯,它們就是深前手臂線、淺前手臂線、深背手臂線以及淺背手臂線。
而這次,我就會跟大家分享我們身體裡餘下的筋膜線,希望大家能夠對人體的筋膜系統有更深入的了解!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那就繼續看下去吧!
延伸閱讀: 筋膜是甚麼? 一文帶你認識人體筋膜線! (上)
快速導覽
淺背線(Superficial Back Line, SBL)
淺背線無疑是我們人體裡很重要的一條筋膜線,它主要負責伸展的動作以及維持身體直立的姿勢。在這裡先問大家一條問題,你們有看過剛剛出生的小寶寶嗎?如果大家都由仔細留意的話,其實剛出生的嬰兒的軀體都正在處於屈曲的姿勢。
隨著年齡的增長,淺背線能夠將他們的頭部慢慢抬起來,然後逐漸支撐著他們的身體。到大約一歲的時候,他們的身體就會達到直立的狀態。
淺背線一個重要的就是避免身體向前傾,它包含了以下的軟組織,如:足底筋膜 (Plantar fascia)、阿基里斯筋腱 (Achilles tendon)、膕旁肌(Hamstring)、腱粗隆韌帶(Sacrotuberous ligament)、 豎脊肌(Erector spinae)、枕骨嵴(Occipital ridge)。下方的圖片就是淺背線的路徑。
延伸閱讀:
嬰幼兒大肌肉發展里程碑 (0-6歲): 一個簡單測試小孩子大肌肉發展概況
【坐骨神經痛】物理治療師帶你逐一分析其成因、特徵以及舒緩方法
相信大家都可能有聽過「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tis)」吧,它在長跑愛好者或者需要長期站立的人士身上都很常見的!你知道嗎?其實足底筋膜炎也跟淺背線有一定的關聯的。
除了源自於足底筋膜的局部拉傷,它亦因小腿肌肉或大腿後肌過緊等間接地導致足底筋膜的張力過高,從而引發足底筋膜炎。
固此,我們在臨床上也會使用針灸或手法治療的方式去把繃緊的小腿肌肉或大腿後肌鬆開,從而緩解足底筋膜的張力、舒緩疼痛。
延伸閱讀:
淺前線(Superficial Front Line, SFL)
淺前線的主要功能是跟淺背線達成平衡,並且從頭頂提供彈力的支撐,提起人體骨架中重力前傾的部分,例如盤骨、肋骨和臉部。除外,淺前線的肌筋膜也負責保持膝關節的姿勢伸展以及保護內臟,它也是我們身體裡一條重要的筋膜線。
淺前線的功能是產生軀幹、髖關節的屈曲以及膝關節伸展。它包含了以下的軟組織, 如:腳趾伸肌 (Toes extensors)、脛骨前肌 (Tibialis anterior)、股四頭肌 (Quadriceps femoris)、腹直肌 (Rectus Abdominis)、胸軟骨筋膜 (Sternochondral fascia)、胸鎖乳突肌 (Sternocleidomastoid)。
延伸閱讀:
你知道「落枕」是什麼嗎? 一文讓你快速掌握導致落枕的四大原因!
不要繼續忍受「落枕」的折磨!物理治療師教你五招自救方法,讓你重拾頸部健康!
側線(Lateral Line, LL)
側線主要的功能是平衡身體的前與背部。此外, 側線也能以協調方式穩定軀幹和負責身體的側彎動作,比如軀幹側彎、髖部外展、足部外翻等。
側線包含以下的軟組織,如腓骨頭前韌帶 (Anterior ligament of head of fibula)、腓骨肌 (Fibularis muscles)、髂脛束 (Iliotibial band)、臀大肌 (Gluteus maximus)、肋間肌肉 (Intercostalis muscles)、胸鎖乳突肌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等等。下圖是側線的路徑。
延伸閱讀: 你知道「落枕」是什麼嗎? 一文讓你快速掌握導致落枕的四大原因!
螺旋線(Spiral Line, SL)
螺旋線是以雙重螺旋的方式將我們的身體環繞起來的,大家這樣聽起來會不會覺得有一點像人類DNA的結構呢!
螺旋線主要的作用是維持人體的平衡。 在我們快要失去重心的情況下,螺旋線也會負責扭曲、旋轉和橫向移動等動作,確保我們的身體維持平衡的狀態,以防跌倒。
由於螺旋線把我們的身體以大範圍的方式圍繞起來, 其實它也同時參與了其他筋膜線,例如是淺背線、側線、深背手臂線等。
除此之外,螺旋線也會在離心 (eccentric contraction) 和等長收縮 (isometric contraction) 下逐步穩定軀幹與腿部。不過,由於螺旋線的路線比較複雜,這裡不會用過長的篇幅去描述。如果大家想深入了解這條筋膜線的話可以參考下圖喔!
延伸閱讀: 經常受「腰背痛」困擾? 物理治療師教你如何輕鬆預防「腰背痛」!
功能線(Functional Line, FL)
除了在靜止站立外,功能線也能夠為人體其他不同的姿勢提供穩定性。比如說,當你看見身邊的瑜珈愛好者在練習瑜珈時,那時功能線就正在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它能夠為上肢提供足夠的穩定性,以維持身體整體的平衡。
另外,功能線也能夠給予人類肢體動作額外的力量以及精準度。就拿一名足球運動員為例吧! 相信這裡有不少人都有看過足球比賽,對不對!
如果大家有仔細看過足球運動員踢球時的動作,你們會發現他們在踢球時會通常都會加上擺動手臂的動作。
為甚麼呢? 因為當足球運動員擺動手臂時,功能線能夠為他們的動作提供額外的動力,更加有利他們在比賽時的發揮。
功能線跟我們的螺旋線有點像,它們都是呈螺旋狀,大家也可以把它當作為螺旋線的補充線。它可分線前功能線(Front Functional Line)、為背功能(Back Functional Line) 以及同側功能線(Ipsilateral Functional Line)。
延伸閱讀: 居家辦公容易腰痠背痛? 五招預防運動,助你練出更健康的腰背!
深前線(Deep Front Line, DFL)
深前線是甚麼呢? 大家可以理解深前線為我們身體筋膜的「核心」,它主要由緻密筋膜及慢速耐力型肌纖維所組成。
雖然深前線的結構為筋膜,但它卻包含了許多較為隱蔽的深層肌肉群,例如盤骨底肌肉以及深層腹部肌肉等。
那麼,深前線有甚麼用途呢? 其實深前線跟其他的筋膜線類似,它都能夠支撐著我們的身體。比如說,深前線可以提起內側足弓以及穩定下肢。它也能夠在我們進行呼吸時穩定胸腔,同時也能容許胸部擴張和放鬆。
大家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那就記住要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囉! 如果你有任何疑問或者想法,歡迎你在下方留言區留言給我知道,小曦會盡力解答各位網友的問題!
參考文獻:
Myers, T. W. (2013). Anatomy trains e-book: myofascial meridians for manual and movement therapists: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